主要內容開始
想看哪裡點哪裡,這家AI創企讓盲人也能輕鬆讀書看報退休的美國空軍軍官Stephen Hamilton在徹底失明之前曾經歷過7次角膜移植和18次眼部手術,但都以失敗告終。他失明了之後,也就不得不結束了他作為網路工程建築師的工作。 當Hamilton去參加一個幫助低視力或失明退伍軍人重新適應生活的訓練課程時,他有幸遇見了一樣可以幫助他再次獲得閱讀能力的小設備。 這個小設備名為OrCam MyEye,可以附著在眼鏡之上。當Hamilton用手指指向某一段印刷文字(某個標誌、某頁書籍、某張報紙或者某份功能表)的時候,這個小設備就會用其深度學習程式解析語言然後通過一個微小的揚聲器大聲念給他聽。 即使Hamilton已經完全失明了,他也能夠使用MyEye這個為低視力人群而設計的設備。 在他第一次走回自己的房間的時候,他在門口停了下來(他之前只能通過估摸路程時間來判斷房間的位置)並指向了門口的標誌,這個設備就念出了“Stephen Hamilton”。 Hamilton表示:“我當時都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因為我意識到我能變得稍微獨立點了。” 如今,Hamilton去哪都要帶著這個小設備。而且當這家總部位於以色列的公司在2017年10月發佈全新的無線版本——MyEye 2.0的時候,Hamilton在第一個月內就趕緊去更新了設備。 可以說OrCam(在2010年由電腦科學家Amnon Shashua以及企業家Ziv Aviram創辦,今年估值達到一億美元)徹底改變了Hamilton的生活。 主要還是因為這個設備能夠識別人人都會的一個動作:用手指指向某樣東西。使用者們只需要用手指著他們希望設備讀出來的東西,然後設備上的一個照相機就會識別出他們的手,接著拍一張照片並把上面的文字朗讀出來。 該設備的精確度很高,你甚至可以指到頁面上的某一行然後它就會從你所指的那一行為起始點開始讀。 公司首席執行官Aviram說道:“我們認為指向某項東西是人類最為本能的一項行為。你看孩子們就會不停地指著一些東西並且問你那些是什麼。” 將手指指向作為整個設備的基礎,MyEye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夠閱讀文本,以及告知使用者頁面上下顛倒了或者周圍光線不夠足。 不僅如此,它還有著其它許多用途:它可以記錄和識別100張面孔、識別上百萬種產品、存儲150個額外的物件例如信用卡或者購物單,以及辨別顏色(當用戶在白天挑選衣服的時候特別實用)。 儘管Hamilton表示,他經過了幾個禮拜的調整之後就能順利的使用MyEye了;但是,對於完全失明的用戶來說,MyEye使用起來可能還是有點困難。 MyEye還具備對周圍人物自動面部識別,進行辨認的功能。此外,用戶只要做出一個簡單的手腕扭動的動作,MyEye就會自動彙報時間,就像是用戶在看一個虛擬手錶一樣;如果用戶希望MyEye停止閱讀,也只需要簡單地做出一個停止手勢就行了。 Hamilton表示:“我在失明之後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殘疾人了,然而如今那種感覺蕩然無存。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自由。” 機器是如何幫助人們“重獲光明”的? OrCam花了5年的時間來開發MyEye,包括在2015年推出的手勢識別功能。Aviram透露,在研發過程中他和團隊成員與上百個潛在用戶進行了交流,並且他們之中的90%表示,特別希望能夠重新獲得閱讀能力。 Aviram很是意外,因此為了更深入地去瞭解用戶的此項需求,他嘗試著讓自己度過了沒有閱讀任何東西的一天。他說道:“只過了一個小時,我就知道了能夠閱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只需要五分鐘你就會瞭解到我們這個世界是離不開文字的。” MyEye的其它功能也都來自於用戶調查。一些用戶要求加上色彩識別功能,這也是Aviram先前完全沒有想到的。Aviram還透露,就因為某個用戶說道“我在一米以外就認不出我老婆了”,整個團隊就快馬加鞭地給設備加上了面部識別功能。 這些功能雖然在其他產品中也很常見,但是它們一般都只具備某個單一功能。 Hamilton就提到了他從收到的其它各種設備:一個笨重的文本閱讀器、一個條碼掃描器以及另一個色彩分辨儀。Hamilton表示:“這些東西都沒有那麼實用。我總不可能總是把這些巨大的東西拖到我的郵箱那然後讓它讀我的信吧。” MyEye的第一個版本還包括一個智慧手機大小的計算包,並通過電纜和相機連接在了一起。MyEye2.0版本就不再需要這個額外的計算包了——如今整個設備都只有你的手指大小並且只有0.8盎司的重量。 更不可思議的是,所有的這些功能,包括閱讀文本、識別人臉和識別物體,都可以通過這個小小的設備來完成,而不需要任何雲設備的?明。 MyEye所使用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已經在無數的文本以及產品上試驗過了。Aviram表示:“MyEye幾乎可以做到像一個小孩子那樣去學習新的東西。通過使用大量的資料和複雜的演算法,你可以教授該設備去辨別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語言。 ”所有的這些過程都是離線完成的——這主要也是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 照OrCam公司的話來說,這個設備不僅給Hamilton,也給其他成千上萬的用戶帶來了全新意義上的一種獨立。“能夠獨自去書店並且坐在那靜靜地看書真是樂趣無窮,”Hamilton說道, “除了我的拐杖之外沒有人知道我看不見。當他們發現的時候常常會不知所措,因為這可是一個盲人在讀一本書或者在餐廳裡點餐。” 使用這個設備之前需要幾個小時的訓練,並且想要徹底習慣也差不多要好幾個禮拜,尤其是弄清楚如何調節自己的腦袋才能讓這個設備好好地為你閱讀,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Hamilton現在對這個產品最大的不滿意就是,它只能保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電量,之後就又要花40分鐘來充電了。所以,他只好無論去哪裡都隨身帶著充電寶。他還希望,以後他不需要再帶眼鏡,而是可以把MyEye別到自己的耳朵後面去。 這個設備並不是沒有帶來過混亂。Hamilton回憶起了他在一家餐廳帶著第一版的MyEye的事情,當時MyEye錯把為他服務的一位元女服務員給識別成了男性。不過,他也表示自從使用了第二個版本的MyEye之後,這種錯誤識別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OrCam的潛在用戶不僅僅是那些低視力以及失明的人,對於那些有著閱讀障礙或者無法快速閱讀的老年人來說,MyEye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到他們。 OrCam表示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在23個國家賣出了數萬台設備,並且該設備還能應用於18種語言——研發團隊目前還在開發東亞語言。 MyEye2.0還內置了一個麥克風,以更好地“為下一個更先進的功能做準備”。Aviram設想著,通過將語音助手跟手勢識別系統相結合,讓使用者能夠更自然地與設備進行交流。例如,用戶可以舉著一份檔並向MyEye問到這是什麼。 如果使用者手上拿的是電話帳單,就可以接著問MyEye具體的費用是多少,而不需要再讓它把整份帳單都讀一遍,亦或是隨機地點一些地方碰碰運氣。 將手勢識別和語音辨識相結合的功能可以讓MyEye先給用戶讀一些文章標題,然後使用者就可以根據標題再讓MyEye讀一些特定的內容。 目前,MyEye還不能更完整地傳達給用戶他們面前的所有東西的資訊,這讓一些使用者感到失望。當OrCam的銷售總監Rhys Filmer給我演示這個設備的時候,他告訴我有些人希望它能夠描述出他們眼前的場景——也就是說他們希望MyEye能夠完全替代他們的眼睛。 但是,很可惜這項技術還沒發展到那種地步。就算可以,那也需要MyEye能夠連接到智慧手機或者雲設備上,這就又會引起人們對於隱私洩露的擔憂。 就目前而言,MyEye將手勢識別功能應用的未來很好地展示了出來。未來,我們可以利用聲音和肢體語言來跟一個智慧助手更輕鬆地交流,而這個智慧助手就可以將所獲得所有資訊回饋給我們。 儘管,這項技術還是不能幫助盲人恢復他們的視力,但是起碼它能夠幫助像Hamilton這樣的人去重新適應一個幾乎不再適合他們的世界。 來源: http://new.qq.com/omn/20180508/20180508A1CEIA.html |
若你有資訊希望在此網站與大家分享或有其他查詢,歡迎
按此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6-2016 |